嘗過窮滋味 港女每年生日助養一名兒童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7/19 12:48

最後更新: 2017/07/19 17:29

分享:

分享:

港人透過宣明會助養28個國家約23萬名兒童,每一個助養者背後都有一個故事。Rachel出身自基層家庭,家有6兄姊,那些年父親做運輸工作、母親為兼職清潔工,一家住公屋,嘗過無錢買米的窮日子。她感激當年有好心鄰居無私照顧,體會到幫助他人的重要,所以決定每年生日也助養一名兒童,令生日變得更有意義,如今累計,已助養了10名孩子。

Rachel憶述昔日家貧需鄰居照顧的日子時坦言:

鄰居都不是有錢人,但他們會分享自己有的東西,令我覺得並非一定是有血緣關係的人,才會幫你,我一樣可做到!

Rachel往蒙古探望首名助養的兒子,見他已長大成人非常感動。(受訪者提供)

Rachel做過秘書、地勤及客戶服務員,想幫人,但收入不高,最後由助養兒童開始。

2001年,Rachel助養第一個「兒子」;至2009年,她忽發奇想,希望每年可以多一個「兒子」或「女兒」,故每年生日都增加一個助養名額,作為自己的生日禮物,至今已助養了10名兒童。

【延伸閱讀】「不一樣爸爸」助養農村童 冀孩子被愛轉化為前進動力

Rachel認為每個兒童都有飽肚及讀書的基本權利,所以不吝嗇於付出,她更在2013年及2015年到過蒙古及老撾,探望兩名「兒子」,在蒙古見到首名助養兒子時,不禁落淚:

雖然我們言語不通,但當見到助養了12年的兒子,看見他已長成大人,實現了自己幫助他人的承諾,我真的很感動!

Rachel與老撾「兒子」合照。(受訪者提供)

Rachel在2006年及2008年分別因病及車禍、走過死亡邊緣,她坦言,不知自己可活多久,但深明「錢不能帶進棺材」的道理,亦悟出「用了的錢才最有價值」,所以每月付出2700元助養10個小孩,成為她生命中最有價值的事。

她又指出,不知未來可以助養多少個兒童,但一定會盡自己的力量,助養更多有需要兒童:

賺多少少錢,可助養更多小朋友,讓他們有更好的生活,也是我工作的動力!

宣明會發起「我們都是助養者」活動,邀請助養者在7月31日前於Facebook或Instagram的個人帳戶,分享與助養孩子的感動時刻(相片、影片或文字),hashtag#我們都是助養者。國際集團主席、本身亦是宣明會助養者的唐安麒,便會對每個帖子捐出港幣9元予宣明會。

參與助養兒童計劃多年的唐安麒,亦分享她的助養故事,她在孟加拉的助養的孩子Dey,十分喜愛讀書,以前雖然因為家貧,不能定期上學,但在未能上學的日子,他也會堅持每天走半公里路到圖書館看書,希望以知識改變命運。Dey後來受惠於助養計劃,能夠每天上學,他更立志成為醫生,希望能幫助窮困的病患,為他們提供免費治療。

除了唐安麒,有更多名人如黃翠如、吳雨霏、周慧敏、古巨基及王迪詩等,都透過宣明會成為「我們都是助養者」,並分享他們的故事,並希望更多善心人加入助養行列。

【延伸閱讀】68個無人領養的被遺棄兒童 保良局:請接納家境複雜的孩子

【延伸閱讀】80後媽媽與死神擦過後 月花5000元助養20個女兒

【延伸閱讀】獲加國夫婦助養完成學業 港婦續助養延續愛的傳承